唐宋时期,很多大将在战争中不知做了多少次尝试,先后想出了铁蒺藜,勾连枪等专对骑兵的防守利器。
但相对来说,都有些勉强,面对强大骑兵,很难看出明显的成效,包括初期的火器都不行。
直到几百年以后重武器的出现,才终结了骑兵几千年的优势,号称骑兵的挽歌。
他想起那年面对海匪时,自己安排的竹枪,这个对付花刺骑兵是一个大杀器。
当时对付蒙人,贵州苗兵看着矮小,但是他们一手拿着藤盾,一手弯刀,趁着敌军不备,专攻对方马腿,着实让蒙人吃亏不小。
他还想起一点,现在的大车都是低帮或者平板,主要是运力不够,不能装很多东西,还有现在人力有限,装卸也都需要劳力。
但是如果只作为车阵,就可以做点文章,把车帮加高,之间留下缝隙,一旦遇到骑兵,就可以形成两层车,中间加上重物,挡住骑兵冲击没问题。
“大公子,假如我有办法挡住骑兵冲击,也有办法在近战中大量杀伤骑兵,是否可以跟花刺在野外对战。”
“什么,这怎么可能?”大公子很是意外,看着袁睿,根本不敢相信。
“袁公子,你把想法先说出来,想做什么,魏国公府全力支持。”
徐光浚跟他哥哥不同,这么长时间,已经完全免疫了,袁睿哪怕说明天花刺能灭,他也一定认为袁睿有了办法。
大公子不敢相信的看着二弟,什么时候开始,自家这个能干的弟弟开始信服外人了。
袁睿这时也不多说了,开始在纸上简单画了一个草图,又用碗筷进行模拟,很快就把自己的思路说了出来。
“你们看,我把大车的车帮拉高,一旦遇敌,可以直接竖立两层,这中间是空的,可以提前准备重物放在里面,一般马匹根本冲不动。圈内兵丁提前准备好三米竹枪,简单,实用,提前可以准备好,这个到处都是。如果内圈再放上苗人,藤盾加上弯刀形成第三道防线,到这时花刺骑兵还有多少战力,面对毫无损失的边军还能打得赢吗!”
两人边听袁睿解释,边看着袁睿的草图和现场模拟。
大公子同时不断对这个对策进行提问,有些袁睿直接回答,有些袁睿思考后又进行了调整和改变,再进行反击模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