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宁帝看着新烧出来的玻璃倒是大感惊奇,拿着一块两只手掌那么大小的玻璃,翻来覆去地瞧个不停。见萧景曜过来,正宁帝笑着说道:“这玻璃当真如你所说的那般神奇,光可鉴人,脸上的皱纹都瞧得清清楚楚,可比铜镜照得清楚多了。”
萧景曜也笑,“陛下喜欢就好。再让人精心装饰一番,可以做出巴掌大小的靶镜,便于随身携带,脸上若是有什么不妥,拿出靶镜来,一照便知。除此之外,还能把玻璃镜做成铜镜大小的镜子,闺阁女郎上妆施粉时,亦能看得清清楚楚。或是再做大一点,烧个近一人高的镜子,穿衣打扮完毕,再去穿衣镜前仔细看一看,也能知晓自身是何等风华。”
正宁帝不由哈哈大笑,故意打趣萧景曜,“何等风华?朕看你是在拐着弯自夸。”
萧景曜委屈,而后开开心心地摸了一把自己的脸,毫不客气地收下了正宁帝对自己的赞美,“多谢陛下夸奖。”
正宁帝:“……”
朕的中书舍人是不是越来越跳脱了?
萧景曜理直气壮地看着正宁帝:我可没说自己风华绝代,是您一听风华两个字就联系到我身上来了。这么一捋,还能不是您夸我?
正宁帝:“……”倒也没毛病。
君臣两人玩笑一番后,正宁帝便问萧景曜,“这玻璃如此难得,朕以后也不用再发愁内务府的进账不够,正好能将奉先殿修缮一番。此番你立下大功,想要什么奖赏?”
萧景曜眼皮一跳,当即恭敬道:“为陛下分忧是臣子的本分,臣不敢讨赏。”
“有功必赏,有过必罚。赏罚分明,方是明主。你立下大功,朕若不赏赐你,才会寒了功臣之心。”
萧景曜再次推辞,“这些不过是奇淫技巧,算不得大功。臣自授官以来,多得陛下关照爱护。不过半年,便已是天子近臣,陛下对臣这般爱护,臣不过是尽一番心意,怎么能要陛下的赏赐?”
“好孩子。”正宁帝神色温和,“朕知道你是个品行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