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祯顿时警惕了起来,问道:“王伴伴久居宫中,岂识得此物?”
王承恩连忙解释道:“陛下此番钱虽然少见,但并非是什么稀罕物,又称本洋,京师朝野上下,就有不少人收藏此物把玩,只因此物两面皆有图案,制作精美。”
“实不相瞒,奴才手上也有两枚!”。
崇祯顺着他得话,翻开了钱币另一面,果然两面皆有精美的图案,这不仅仅是钱,也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,被人以猎奇心态收藏把玩,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。
崇祯又看了其他的几枚样式各不同的银币,发现了其中一个特点,那就是这些银币全部都有一面是人的肖像。
崇祯带着疑惑打开了李俊业的奏章,看完奏章崇祯才知道李俊业的用心,原来他是打算在大湾效仿西方发行银币。
大明除了发行铜钱和曾经发行过宝钞之外,对于白银使用还真从未有过规定,以至于银锭样式大小,千奇百怪,甚至连成色不同的白银一样可以流入市场,造就了使用白银交易,先分辨成色,再折色称重。
只不过是 在大湾一地而已,所以崇祯并没什么意见,继续看奏章之后,发现李俊业还打算将他得头像印在银币之上,供天下百姓时时敬仰,流传千秋万代,崇祯顿时热血沸腾,拍案道:“李爱卿真是忠臣,亏他如此有心。”
崇祯接着打开了李俊业寄来的银钱样式图案,看了正反两面,正面果然一片空白,反面则绘画着精美的龙纹图饰,自己为真龙天子,再配合反面的龙纹图案,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,银钱流通于世,不仅自己的画像受人敬仰,流传千秋万代,反面的龙纹结合正面自己的肖像,无不是也在暗示世人,自己便是真龙天子,增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。
看到这里,崇祯再也按捺不住了,连忙通知人去唤宫廷画师前来。
趁着画师来的时间,崇祯继续阅读李俊业的奏章,后面竟然是举荐自己的人担任鳌山卫指挥使,崇祯清楚这是在找自己要鳌山卫,将鳌山卫如登莱两卫一样,控制在他自己的手中。
李俊业的奏章理由写的冠冕堂皇,一切都是为了北伐对付建奴。
但这明显不符合自宋以来兵将分离的原则,如此堂而皇之的行为不得不让崇祯警觉。
崇祯一口气将剩下的字全部看完,竟然发现内阁连票拟都没有,直接呈上了他